经有自行车了, 用不上啊。这样吧,我把这份大奖转赠给东方。你这半年来为公司出力不少,很多琐事都是你在处理,我听远夏说起过很多次。” 远夏笑着说:“可以,东方姐正好需要一辆自行车。这样上下班就方便了。” 马东方连忙摆手:“那不行,这太贵重了,我不能要。” 远夏劝她:“东方姐,行一给你的,你就收下吧。” 其他人都羡慕不已,马东方才说:“那我给你钱买下吧。” 郁行一说:“给钱就没必要了,反正买车的钱都是厂里出的。” 马东方犹犹豫豫答应下来:“那好吧,谢谢郁老师。” 远夏举着酒杯站起来:“感谢大家这一年来的辛勤付出,工厂才刚刚起步,正在蹒跚学步,存在的问题很多,有很多地方考虑不周,希望大家能够谅解。工厂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将它建设得更好,诸位有什么良好的建议,只要是对工厂发展有利的,我们就会采纳。明年希望大家和我继续努力,将工厂建设得越来越好,到时候争取给大家抽电视机。” 在场的人都激动地鼓起掌来,在远夏的呼吁下,举起酒杯干杯。 乔明生虽然没抽到大奖,只拿到了一套茶杯,但也感触良多,他已经有好几年没感受这样的氛围了。这样的厂子,才是健康发展的厂子,远夏这样的厂长,才是真正做事谋发展的厂长。 工厂是腊月二十五开始放年假的,厂子安排了人留守。 远夏没有马上回家,因为郁行一还在研究发动机,远秋也还没有放假,他打算等他俩一起回家。 除了陪郁行一去学校上班,远夏还抽空去置办了年货,除了吃的用的,还给爷爷和弟弟妹妹买了新衣服新鞋子,免得回家之后赶不及。 远冬是腊月二十七才回到越城的,这家伙寒假也不忘打工赚钱。 他知道哥哥姐姐都还没回去,便先过来看他们。 下车之后,他直奔越大,找到了正在实验室里忙的远夏和郁行一。 远夏看着比自己长得还高的远冬,兴奋地抬手拍他的肩:“好小子,长这么高了!比你哥还高了,看来还是北方的面食养人啊。” 远冬嘿嘿笑,伸手比划一下:“我跟行一哥差不多了吧。” 郁行一说:“我183。你呢?” 远冬很得意:“差不多。说不定我还能长呢,二十三,窜一窜,我才刚过20岁,还有机会。” 远夏视线落在弟弟的牛仔裤上:“你小子还穿上破洞裤了,小心爷爷拿针给你缝起来。” 远冬低头看看膝盖上的破洞,笑嘻嘻地说:“这叫时髦!哥,《一无所有》你听了没有?今年五月份刘杨哥请我去听了一场现场演唱会,崔健一出来,全场都疯了。太好听了!‘我曾经问个不休,你何时跟我走,可你却总是笑我,一无所有……’” 他说到兴奋处,还忍不住唱了起来。 远夏抬手拍他一下:“好啦,看把你嘚瑟的,谁没听过似的。走吧,去吃饭,晚点你骑我的车先回去休息吧,明天咱们一起回家。” “好。”远冬打了个哈欠,“我姐呢?她什么时候放假?” “她们报社放假最迟,除夕那天才放,没法等她了,不然年夜饭都没人做了。到时候她自己回吧。”远夏说。 远冬撇撇嘴:“报社全年无休,真不是个好工作,不如去学校教书呢。” 远夏说:“分工又不是她能左右的,分到哪儿就是哪儿。” 第二天,远夏兄弟和郁行一踏上了回肃阳的火车。 尽管已经到了年关,火车上人还是非常拥挤,比前几年火车人多多了,说明人口流动大了起来。 幸而离得近,很快就到站了。三人大包小包地回去,把爷爷和远春重阳高兴坏了。 远春说:“明天就过年了,我还以为你们不回来了。爷爷让我买了些年货,不知道还缺什么,哥你一会儿看看。” 远夏说:“我也买了些,应该不缺什么了。” 远德厚看着远冬,眼眶里都有了泪花,他连连点头:“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远夏见状,伸手掐住远冬的后劲脖,说:“你这个财迷,就知道赚钱,也不想着回家看看,你看爷爷想你想的!” 远冬缩着脖子,蹲在远德厚膝前:“爷爷,我错了。明年夏天,我再带您去北京玩,我暑假和寒假打工攒了几百块钱了,就是想带您再去北京玩一趟。” 远德厚伸手抹掉眼角的浊泪,说:“不用出去玩,你回来看看爷爷就好。” 远夏听见这话,想起自己曾经许下的带爷爷出去玩的愿望,爷爷都八十了,还能去多少地方呢? 远夏说:“北京太远了,坐车太煎熬,要不去毛主席故居看看吧,这个近。”到时候他也能一起去。 远冬忙点头:“好,去毛主席故居。” 老爷子听了,笑着说:“爷爷老了,走不动了,还是不去了。” 几个孙子孙女闻言都反驳他:“爷爷才不老,爷爷年轻着呢。” 郁行一也笑着说:“爷爷身体这么硬朗,看着比实际年龄要年轻不少,一点都不显老。” 远德厚被几个小辈的彩虹屁吹得心花怒放:“到时候再说。” 明天就过年,自然就要开始忙了。兄妹几个一起动手,打扫卫生、杀鸡宰鹅,准备过年,孩子们都大了,一个个都能言善辩,妙语连珠,笑声连连,家里前所未有的热闹。 左邻右舍们听着他们家传出来的欢笑声,不无羡慕,都赞叹老爷子好福气,孙子孙女都有出息。 等除夕这天远秋回来,家中就更热闹了,煎炸烹炒,香气四溢,再贴上重阳书写的大红春联,年味儿就更浓了。 马建设也放假回来了,自己家里不待,蹲在远夏家里,一边嗑瓜子一边跟忙碌的远夏聊天。 两个老朋友虽然常写信联系,也偶尔通打过电话,但的确很久没见面了,准确说,有一年没见了,上次见还是过年时。 马建设扭头问远冬:“冬冬,你在北京上学,见过赵小慧没?” 远冬说:“见过,她毕业分到北京了,好像在商务部当翻译吧。” “不错啊。”远夏和郁行一都忍不住惊叹。 不过远夏也很唏嘘,这么好的单位,她竟然会丢了,跑到美国去。 马建设笑了一下:“真牛!”他大约也感觉到了差距。 远夏看马建设还关心赵小慧,便问:“她今年没回来过年吗?” 马建设摇头:“没有,听说找了个北京的对象,估计在对象家过年了。” 远夏问:“北京本地人?” “是的。”马建设有些低落。 远冬说:“小慧姐好像在忙出国的事,她想去美国。” 远夏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