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文小说网 > 其他题材 > 重生之科技兴国 > 分卷阅读17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171(1 / 1)

,不由得想起了司红锦,她十一结婚后,圣诞节前已经和新婚丈夫双双出国了,怎么都想往国外跑,唉! 马建设问:“那对象是个大学生?” 远冬摇头:“好像不是,是他们单位的司机。家里有个四合院,我听说可能会卖了房子出国。” 远夏默默望天花板,卖了北京的四合院去美国当底层人民,怎么想的!就离谱! 远冬突然又说:“我的好多同学都在准备申请出国留学呢。我在想,要不要也出去看看。” 他话一出口,家里兄妹几个都安静下来,看着他,远重阳最先出声:“二哥你要去当美国鬼子?” 远冬笑了:“谁说我要当美国鬼子了?我是打算公费出国留学,学成回来报效祖国。美帝的科技太发达了,我学这个专业的,越了解越深感到差距。” 远德厚说:“美国很远吧?多久能回来?” 远冬听爷爷这么说,笑不出来了,美国那么遥远,机票昂贵无比,他如果去了,肯定不会中途回来,起码得学成才归来,那么多年,爷爷能等到自己回来吗? 远春问:“二哥,你要是出国留学,我们是不是就会好几年都看不到你了?” 远秋则干脆咬着唇不说话,好好的过年,怎么就说起了这个话题。 远夏大声说:“也不一定,不是有飞机吗,想回来还是可以回来的。” 远冬突然笑了一下:“我不就是想想吗,不一定去,况且美国哪是那么容易去的。” 郁行一打破尴尬,转移话题:“远夏,你看蹄髈是不是炸好了?” 远夏回过神来:“哦,哦,我看看,是好了,阳阳,拿盆给我。” “哦,来了。” 第79章 新机 又是一年, 远夏和家人在老地方拍下了全家福,人没有多,也没有少, 齐齐整整,每个人脸上洋溢着幸福满足的笑容。 远夏看着一年年长大的弟弟妹妹, 觉得很欣慰。 家中的相册里, 每一张全家福旁边,都有一张有郁行一的全家福, 他们站立的位置这些年来都是一样的,仿佛已经成了一种特定的仪式。 再过两年,远秋出嫁、远冬出国, 全家福就没法这么齐整了吧, 想一下都忍不住觉得遗憾。 不过人生就是这样, 聚散离合是常态, 远秋终归会有她的新家, 远冬也要去奔赴他的远大前程,只要大家都健康平安就好。 远夏再看自己和郁行一的合照, 每年至少会有一张, 不过不像全家福那样位置姿态一成不变, 有时候是站着的, 有时候是坐着的,有时严肃,有时放松,还有搞怪的样子。 看着就莫名觉得开心起来,不管弟弟妹妹将来会散落到世界的哪个角落, 至少他和郁行一是不会分开了。 他要将这个习惯保留下去, 每年拍一张合照, 直到他们韶华逝去,白发苍颜,直生命的最后一刻。 远夏就出国留学的问题跟远冬谈过,并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你想出国就去吧,我支持你,该申请的时候就申请,我还可以给你做担保人。国内的半导体行业还太落后,是该去国外学习一下先进的经验。但是,学成了,记得要回来。” 远冬说:“我就没想过留在国外,我的亲人都在国内,为什么不回来啊。” 远夏说:“你现在是这么想的,等你出去见到国内外的差距,你也许就会动摇了。” 远冬挠挠头:“哥,我不会的。” 远夏说:“你最好记得你的话。” “哥,我发誓!”远东举起手。 “发誓就不用了,我信你。《资本论》看完了,《毛选》呢?” “还在看。” “好好看完。” “会的。还是马克思和毛主席有真知灼见,往往能通过表面看透事物的本质。”远冬说。 “知道就好。”远夏说。 远夏和郁行一初四就回越城了,郁行一那边是真忙,发动机还有很多实验要做,不然会赶不及广交会。 远夏也有很多事要忙,工厂差不多也该开工了,螺丝还得继续生产,立人厂那边应该还会有订单过来,需要加工零部件。还要跟立人厂催债。 回越城的路上,郁行一问远夏:“你担心冬冬去美国不回来,怎么还同意他去?” “不去学习,自己摸索就没有方向,会浪费很多时间。不过我相信冬冬会回来的。”远夏说。 “冬冬对你特别崇拜,他肯定不会让你失望的,肯定会回来的。”郁行一说。 远夏含笑望着他:“你怎么知道他崇拜我?” 郁行一说:“以前和他去北京的时候,他满口都是我哥,光听语气就知道了,满满都是崇拜。” 远夏笑得很得意:“那时候他还小,眼界比较窄。现在上了大学,见识也广了,认识的厉害人物多了,就会觉得他哥不过尔尔。” 郁行一说:“怎么会!我见过的人不算少吧?我还是觉得你最厉害。” 远夏的笑眼里有星星:“那是因为你对我有滤镜,看我觉得什么都好。” 郁行一笑盈盈地看着他:“就算是吧,你怎么知道冬冬对你没有滤镜呢?” 远夏笑出声:“你说得很有道理。” 彼时他们正在回越城的火车上,倚靠在门边,周围都是旅客,但他们眼中只有彼此,一种特殊的气场将他们包裹起来,与周围隔离起来,形成了一个独立的世界。 关于远冬会不会回来,远夏思考过很多,远冬性格非常要强,这点倒是跟自己很像,不过他到底没有像自己这样体会过被打压与排挤的憋屈与愤懑,可能不会有这么强烈的爱国心。 不过平日里他写信也会跟远冬说起自己买日产发动机的憋屈,在聊到我国与欧美的差距时也会提起深层次原因,要是他听得进去,就应该能清楚自己的立场和愿望。 回到越城,郁行一便投入了发动机实验之中,他根据从日产发动机材料检测出来的数据,通过多种渠道搜罗了很多合金金属,进行多方位测试,看能不能找到适用的材料。 中国发动机不如国外的发动机,首先是材质上达不到,其次是制造工艺可能达不到。 好在缝纫机的发动机很小,不像汽车、飞机等大型机械发动机那么复杂精密,工艺要求也没那么变态,郁行一相信自己还是可以攻克下来的。 远夏也有很多事需要忙,首先是提供资金;其次就是帮忙搜罗可能合适的材质,他现在也算是人脉比较广了,比如首钢的刘杨、太钢的邵金山,还有科技社结识的一些材料专业的朋友,他们都是可以寻求帮助的对象;再次就是寻找能够加工这些零部件的工厂,这也需要广博的人脉。 当然,原材料主要还是靠郁行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