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说不定还会弯道超车呢。行一,我打算改行了。”远夏认真地看着郁行一。 郁行一似乎并不意外:“你打算做什么?” “我在挖掘机、混凝土搅拌机和自卸车中犹豫,不知道先做哪个。当然,这都得看你的灵感。” 郁行一看着远夏,忍不住笑起来:“让我再研究研究。” 远夏也笑了起来,这三款机器他都做过,但目前的体量,只能先做一个,再逐个攻破。工程机械,他们终于要来了。 第104章 开干 郁行一的整个出差行程, 几乎都泡在广交会的机械设备馆里。其他场馆都没怎么去看过,成天就待着那儿观摩机器,听人介绍机器性能, 看人操作机器, 或者亲自上去操作。 他看的机器太多,又看得太久, 加上他长相太出众,辨识度太高, 以至于好多参展商都认识他了, 甚至怀疑他不是采购商, 而是商业间谍。 这天在参观日本小松的履带式挖掘机时, 郁行一还被对方的工作人员委婉地劝退了。 小松旁边的参展商是美国的卡特彼勒, 世界工程机械的龙头, 世界范围内市场占比第一。 这两家本来是竞争对手,但是面对中国人的时候,他们是站在同一阵线上的,卡特彼勒的工作人员大笑着用英语跟小松的工作人员说:“你就让他看吧, 你难道还怕他看会了?” 日本人用英语答:“说的也是呢,我们的机器就是给中国人看上一年又能怎样呢, 反正都不会造。” 然后两人都哈哈大笑了起来。 郁行一没有走远, 他听到了他们的对话, 他的耳朵有点发烧,回头深深看了小松和卡特彼勒一眼, 这两家是当今世界工程机械的两座大山,也是他和远夏今后需要追赶和超越的目标。 远夏发现郁行一每次参观完回来, 神色都有些凝重, 很少说话, 就坐在桌前写写画画,知道他可能受到的冲击太过强烈,让他有了巨大的压力和紧迫感。 这天下午,等郁行一做完记录,远夏说:“行一,明天你就要回去了,今天晚上去珠江游船吧。请考察组的老师们一起去。” 郁行一点头:“好。” 来考察学习的老师们工作都很认真,但像郁行一这样专注的还没有,起码其他老师还会忙里偷闲,出去逛逛街,感受一下广州的风物人情,顺便买点纪念品。 只有郁行一,一头扎在设备馆里,除了会展中心,就没去过别的地方,广州对他吸引力最大的地方就是这个设备馆。 远夏每年要来广州一两趟,给家人带的土特产和纪念品已经足够多了,郁行一也就没有特别需要买的东西,所以就没想过去逛街买纪念品。 等到远夏提醒说明天就要回去的时候,他才想起来是该带点礼物回去。别人不需要带,但爷爷和弟弟妹妹还是要的,毕竟他是第一次来广州,他带的东西跟远夏带的可能差不多,但意义不一样。 所以他收了笔记本:“走吧,顺便去逛逛街,你不是说广州的夜市非常繁华吗。” “对啊,是挺繁华的。”远夏说。 出了会场,郁行一回头看了一眼会展中心,说:“希望明年或者后年,我们也能去1号馆参展。” 1号馆是大型设备展厅,远夏笑着说:“我们努力争取早点进去参展。不过也不用太着急,一步一个脚印,慢慢来吧。还有好多条件都不成熟呢。” 做大型工程设备,光靠郁行一一个人设计是不行的,他还得去找其他的工程师,造机械需要地方,还得建厂房,还得采购加工设备,还要有熟练的技术工人,目前厂里那近百号人是远远不够的,不仅要招人,还要找地方去学习。 总而言之,一个目标只是一句话,但要实现起来,需要成百上千人一起努力,经过千百道工序,才能将一个大型机械建造出来。 最最关键的是,要钱! 远夏刚跟飞蝶厂签下合同,跟立人厂的模式差不多,只是利润分成跟原来讨论的有点不一样,没有按照比例分成,而是固定了一个数,不管飞碟厂卖出的价格是多少,远夏都收飞蝶500块钱一台。 这么签的原因,主要是担心飞蝶报价不明,也害怕他们为了抢占市场恶意降价,毕竟跟这种大型国民品牌相比,行远与立人都不具备竞争优势。 飞蝶非常肉疼,但也还是签下了合同,因为他们知道电动缝纫机的利润有多大,不愿意放弃这个机会。 广交会结束之前,远夏找到薛贤,跟他说:“如果你能在短期内筹到钱,我愿意提前将技术转让给你。” 薛贤喜出望外,问:“转让费多少?” 远夏说:“咱们两家合作时间不算短,合作也很愉快,给个友情价,2000万吧。” 薛贤本来满心欢喜,被远夏的两千万一盆冷水泼在头顶上,笑容逐渐凝固,喃喃地说:“这么多!” 远夏说:“说实话,薛厂长,你自己算一笔账,两千万算多吗?两三年就能回本了。以后赚的就完全归自己了。” 薛贤重重叹气:“小远老弟,我也知道不算很贵。但你也知道我们目前的情况,我们厂子也就那么大,已经积压了一千多万货,发出去的货也没收回款,我们又欠了人家的材料费,实在是拿不出钱来啊。” 远夏知道现在这种三角债特别多,说:“薛厂长,我很同情你们的遭遇。不瞒您说,我现在缺钱用。飞蝶厂想跟我买技术,我承诺过你,不能在你们之前转让技术,所以还没答应他们。” 薛贤愁得脸皱成了一团:“唉,都怪我贪心啊,要是听你的劝,也不至于弄到现在这步田地。我也跟你透露个信息,昨天飞碟的厂长来找我,说他们有意并购我们厂。我觉得我们还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不至于需要并购。” 远夏闻言,赶紧问:“他们并购的条件是什么?” 薛贤说:“说是维持现在的状况不变,人事不会变动,厂子依旧归我管,他们会帮我们偿清债务。” “这么好的事?你们对他们没有任何义务?”远夏心里暗呼好险,多亏薛贤跟自己说了,差点就被飞蝶给阴了。 薛贤说:“我们不能再保留自己的品牌,生产要听他们安排。但我也不是傻子,那些都是次要的,他们肯定是冲着我们和你们的合作来的。他们在我身边安插了人,我们有什么动静,他们全都知道。” 远夏说:“薛厂长,谢谢你把这事告诉我。我觉得你们没有必要跟飞蝶厂并购,几百万的债务并不多,可以靠电动缝纫机的利润两年内就能还清。脚踏缝纫机需要减产,慢慢清掉存货,厂子完全可以度过危机。” 薛贤说:“可是你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