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转让费我这两年怕是都筹不出来。” 远夏说:“我两千万转让技术给你们的事你不要和任何人说,如果我真要转卖技术给其他厂家,我会同时将技术转让给你,价格可以再优惠一些,还可以分期付款。” 薛贤简直喜出望外,双手抓住远夏的手猛摇:“真的吗?那就太好了!太感谢小远老弟了。” 远夏没有主动去找飞蝶,想要卖高价,就得等他们自己找上门来。 就凭这次自己的电动缝纫机卖得不比春季的差,他有这个自信。而且就算是自称自主研发的标准,他们的机器性能也是不如自己的。 从广州回来后,远夏和郁行一就未来的发展方向深入探讨了一下,决定从自卸车开始做起。 首先,郁行一手头那个快结束的课题就是研究汽车的,做车对他来说算是熟门熟路,难度要比挖掘机小不少。 其次,自卸车市场大,不管是装载任何货物都需要车来拉。中国马上要迎来一个巨大的基建发展阶段,不管是城市建设、路桥建设还是农村建设等,都需要大量的自卸车。 虽然目前国内的汽车品牌都开始生产自卸车,但都还在摸索发展阶段,存在不少缺陷,不如欧美国家的自卸车完善。 远夏自信有能力缩短差距,超越国内同行,迅速抢占市场。 要开发工程机械,还得给郁行一找帮手,早期合作的那些工程师都该一个个找来了,那些可都是行远机械的骨干精英。 远夏在自己的本子上,将他熟悉的一个个人名写下来,打算一个个去寻找。 这些人有的还在上学,有的还没下岗,有的在研究所里工作……时间不太对,还早了一点,不知道能请得动几个,不管怎样,先试试吧。 等郁行一放了寒假,远夏和他一起,带着一群人去了一趟东北,参观东北的重工业基地,重点是参观长春汽车厂以及沈阳一家能生产挖掘机的建机厂。 参观团里的人有梁洪昌、乔明生、李宝根等工厂的骨干,还有两个是从学校找来的研究生,这是他们打算吸纳进研发团队中的人选。 这一次东北之行,让大家大开眼界,原来大机器是这样弄出来的。他们甚至有点难以置信,将来他们也能造这样的汽车和挖掘机吗? 不过远夏和郁行一都很笃定。大家在机器轰鸣的车间中,被燃起了熊熊的斗志,国营企业能做的,他们厂子也照样能做出来。 参观完毕,远夏给大家买好火车票,让他们先赶回去过年。自己则和郁行一留了下来,他还要去见一个人,沈阳建机厂的一位退休工程师,也是行远机械早期的技术骨干之一。 第105章 出山 临近春节, 已经过了最冷的三九,沈阳依旧有零下十几度。前段时间下的雪迄今没有融化,已经变成了坚冰, 好在路面的冰雪已经铲除了, 不然得走一路摔一路。 远夏和郁行一穿得跟两只大笨熊似的,全身裹得只剩下两只眼睛露在外面, 手里提着烟酒营养品水果等,上门去拜访郑松柏——沈阳建机厂的老退休工程师, 留学东德的老留学生。 郁行一小声地问:“你昨天跟建机厂的人闲聊, 说的就是这个?” 远夏笑着说:“对啊, 这不是现成的有经验的工程师吗?建机厂还做挖掘机, 跟咱们是不是专业特别对口?” 郁行一说:“咱们不是还没做挖掘机吗?” 远夏说:“那就先把人请过去。机械都是相通的, 肯定能帮忙上。” 郁行一点头, 他也知道,现在私营企业招工人容易,但要招工程师是非常难的,很多工程师都在国企上班, 有正式工作,不到万不得已, 是不会下海的。退休老工程师显然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两人进了一幢老旧的宿舍楼, 进了楼道, 终于感觉暖和起来了,因为东北是集体供暖的, 室内非常暖和,比南方的的冬天要舒服得多。 远夏敲门, 一个八/九岁的女孩过来开门, 探头问:“你们找谁?” 远夏摘了围脖, 露出脸来,说:“小朋友你好,我来找郑工。他在家吗?” 女孩扭头朝屋里喊:“姥爷,有人找你。” 郑松柏从里屋出来,他头发花白,鼻梁上挂着一副眼镜,嘴角一贯耷拉着,一看就是个爱发脾气的人,本事大的人脾气也大,他从镜片后抬眼打量来人,确信是不认识的人,有些诧异,问:“你们是谁?” 远夏和郁行一进屋去:“郑工您好!我叫远夏,我们是从越城来的,有些关于挖掘机的事想跟郑工聊聊。我们可以进来吗?” “进来吧。”郑松柏说。 远夏又问:“需要换鞋吗?” 郑松柏指了指门口的鞋架:“上面有拖鞋。” 远夏弯腰拿了两双拖鞋,一双给了郁行一。 两人换鞋进屋,将东西放在门口的窗边的条桌上。 郑松柏在木椅上坐下来:“你们是做什么的?坐吧,彤彤,去给客人倒两杯茶。” 远夏和郁行一过去坐下,说:“郑工,我叫远夏,远大的远,夏天的夏。我们是越城行远机械厂的,我是厂长。他叫郁行一,是我的合伙人,也是越城大学的机械老师,负责我们厂的技术研发。” 郑松柏重新扭头打量了他们一下:“你们厂是做什么产品的?” 远夏说:“目前主营电动缝纫机和锁边机。我们正打算转行,想造挖掘机和自卸车,听说郑工是挖掘机方面的专家,所以想请您出山,来我们厂指点我们。” “缝纫机和挖掘机差了十万八千里,怎么想起来做挖掘机?” 远夏笑着解释:“缝纫机只是机缘巧合下做的,我们一开始就打算做工程机械,之前碍于资金和技术问题,一直没做,现在时机成熟了一些,所以还是想回到原来的计划上来。” 郑松柏倒也没再说什么,只是说:“你们那么远的地方,怎么会知道我一个糟老头子?” 远夏说:“这次我们来东北参观学习,在建机厂打听到您的情况,所以冒昧登门拜访,看郑工有没有再出山的打算。” 郑松柏摆摆手:“我都退休了,一个糟老头子还能干什么,就在家里看看报、练练字,含饴弄孙算了。” 郁行一微笑着说:“郑工未免太谦虚了。您是留学东德的老留学生,德国又是老牌机械制造强国,我们学校如今还在用德国的机械产品做教材,郑工一身本领,正是经验最为丰富的时候,年纪并不算老,如果就这么赋闲在家,实在的太浪费您的才华了。” 郑松柏看着郁行一:“你是机械专业的老师?教什么的?” 郁行一说:“晚辈是教机械制图的。我的导师也是留苏归国的老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