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180(1 / 1)

拿用。”林默再次确认道。 周太医怎么会脑子不灵光?他和严姑姑这样的人脑子转得比谁都快。 但让林默疑惑的是,周太医怎敢短短半个时辰里连着逆鳞两次?难不成真是因为提出第一个建议的时候林默没生气,周太医觉得她今天心情大好? 而且听严姑姑刚才那句问话,她也是知道这件事的。 不过是怕林默生气,才没敢提。 “那臣便告退了。”周太医得了令,挂念着早些让皇后用上药,便匆匆离开了。 不一会儿,林默也穿戴完毕。 里里外外裹了三层,这还是看在林默身子不爽利的情况下,穿得最少的规格。 严姑姑扶着林默一边走出寝殿一边问:“娘娘想去哪儿走走?” “随便走走吧,”林默一时不知去哪儿,身体也不支持她走太远,她便朝着花丛多、树木多、阴凉也多的地方走。 走着走着,严姑姑却明显慢下了脚步。 林默偏过头看她:“怎么了?” 严姑姑面上有些难看:“娘娘是不是听说了什么?” “什么……” 哦,对。 林默想起来了。 原身这个皇后娘娘死的时候,皇帝正带着他的宝贝贵妃在御花园听戏曲儿。 接到皇后死了的消息,他竟以为是皇后新开辟的争宠伎俩,直到严姑姑一瘸一拐地小跑过来,头磕在地上,一下就撞出了血,皇帝才反应过来是真的。 林默停下脚步,环顾四周。 想必她已经快进御花园了。 严姑姑倒是不怕皇后闹,也不是一次两次了,皇后毕竟有后台在,跟皇帝又早就成了那个模样,怎么闹都无所谓。 她只是怕皇后急火攻心,毕竟被“仙丹”掏空了身子,她这么扶着皇后,都怕她被风一吹就飞走了。 林默当即转身:“走。” 严姑姑一愣。 皇后娘娘居然不打算去吗? 严姑姑小心问道:“娘娘还想去哪儿?” 林默:“备轿,随本宫去慧盈宫里。” 林默本来不是这么想去的,毕竟她刚到这儿,还没有完全回忆起剧情,不知道现在的萧兰宛处于什么情况,自己又该如何面对萧兰宛。 但经刚刚严姑姑一提醒,林默想起了和皇帝有关的剧情,也想到了与此同时发生在萧兰宛身上的剧情。 林默如今身体经不起多劳累,刚才本来只想随便走走透透气,已经耗尽了力气,只能用软轿代步。 严姑姑心中虽疑惑,但自知有些不该问的就不能问,只管去准备了轿子。 今日虽阴云密布,但还没有下雨,闷热、阴沉的空气压得人抬不起头。 林默坐在轿子上,随着太监们的步伐,一悠一晃,回忆起相关剧情来。 在书中,今天慧盈公主确实召了母妃娘家的太医周太医来看腿,并求了周太医一件事。 她说自己想念母妃想念得紧,母妃又不来看她,她派人去要被责罚,只能通过周太医哪日帮忙提一提,好让她这个做女儿的在这漫长无期的“静养”中获得些希望。 这话说得恳切,周太医家里也是有儿女的,听到这话怎么能不动恻隐之心。 且慧盈就算再不得宠,也是个公主,一个尊贵的公主低下头求他,周太医连连答应,不敢推辞。 想来若是平常,周太医就是答应了,也不敢说。 今天是个例外。 皇后死了,林默却来了。 也多亏周太医提了一句,她才能慢慢想起来有关萧兰宛的剧情。 不知是不是这个身体太虚弱,导致思绪也跟着迟缓起来,林默只觉得才思索了一会儿的功夫,轿子已经停了下来。 林默搭着严姑姑的手,下了轿子,抬头看向匾额。 千光宫。 这宫要比旁的几处宫殿都小得多,位置又偏,显得有些老旧,但好在保养得当,夏季杂草丛生,宫前宫内却都处理得干干净净。 林默没有叫太监进宫通传,而是派他们在外守着,只带严姑姑走进了宫。 外庭无人,空荡荡的,只有一口水井。 两人缓慢地走着,走至中庭过半,慢慢嗅到了一丝烟火味。 像是烧纸的味道。 严姑姑表情有些古怪起来,她担心慧盈公主会做什么皇后不想看见的事,好不容易来的见面机会就这么…… 但皇后不停,她也不敢停,只能祈祷自己嗅觉出了差。 走过外庭,迈过门槛,他们看见了院子里一坐一立的两人,皆是背对着他们,两人面前是一个铜盆,里面燃着火,半盆的纸灰。 站得的人还在往里继续凑着纸钱。 两人没有发出声音,但林默却认出了他们。 站着的是当今的五皇子、昭王萧兰哲。 坐在轮椅上的便是林默心心念念的慧盈公主——萧兰宛。 那个被后世称作“白衣阎罗”的掌权大长公主。 作者有话说: 后世传:面如观音,心如蛇蝎,绝色谪仙,白衣阎罗。 Ps,不许说我短小(指指点点)周末有万字更新!wait me! 感谢在2022-04-06 23:23:07~2022-04-07 23:34:45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青草梅糖.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14章 、三只公主 看到两人, 林默便回忆起来书中这个时候的剧情。 萧兰宛求周太医帮忙带话,是真的想见这个十八年来对她不闻不问的母后吗? 自然不是。 一切都要从半年前说起。 皇后虽不喜欢她,但萧兰宛毕竟是公主,吃穿用度上不会差, 别的皇子公主有的她自然也有。 萧兰宛喜欢看书, 好学又聪慧。 四岁开蒙, 六岁便进了尚书房与皇室宗族一同学习。 然尚书房的学习速度对她来说轻而易举,不值一提。她从尚书房回宫,总是要自己再秉烛夜读直到深夜, 婢女再三提醒,她才恋恋不舍回了寝殿, 一边由婢女更衣,一边还要拿著书争分夺秒地看上一会儿。 是以先生每每考察,她的进度都要比其他学生的远多出一截。 旁的子弟, 十五岁便自立门户, 成家立业,不论学得如何, 都要从尚书房“毕业”了。 一些宗族女子同来尚书房,“毕业”得更早,往往是定下亲事便要会闺阁内研修女德了。 但萧兰宛是个例外。 她的日常就是早上从千光宫到尚书房,晚上又从尚书房回千光宫,两点一线,再无其他。 因为她未成亲,甚至连亲事都未议过。 一是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