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地证、和一小包裹分量的?二?十两银子,望着远处村子里金黄的?稻海,以及其中正在抢收粮食的?农户、帮农户一起抢收的?麻衣“短发贼”,感?到有些自己如坠烟云: 她?,乡里穷棒子穷族人?们恨不能生吃了肉的?大地主女儿?,不但在逃跑时被捉到,没有被杀害,反而也?分到地了? 第77章 林黛玉下乡记(六) 秋天到了, 太阳还是很猛烈。 严芙蓉戴着草帽坐在树荫底下,浑身是汗,累得几乎要?昏厥过去。 不远处, 严家村的农民正忙于抢收。但是鉴于他们领到的土地比自?己过去那几亩可怜巴巴的土地要?多得多,许多农民家里人又早就?都在过去的苦难日子里饿死了、或者逃到了外地。 但分田——那些逃荒了的人, 他们的家庭, 仍旧收到了逃荒者的那一份“分地证”。这些家庭, 以现有?的个体家庭的力?量,根本无法抢收过来这么多亩田地。尽管他们的积极性?, 比从前给宗族内的祠堂田、地主干活时, 高得多了。 农民便自?发地——这也?是农村的传统“互助”。这个传统, 从什么时候开始,老人们能说上三?天三?夜, 数到祖宗十八代也?说不清。总之, 是早就?有?了。 每年农忙时节, 农民会几户几户组成“互助”。互相帮助对方种?田、插秧、抢收。 这种?朴素而传统的互相帮助的做法,在义军来了之后,分地又以三?户为基础分牛之后,达到了极点——毕竟, 牛、农具都是以三?户为准下发的。到处都有?几户人家一齐劳动。 可是村里总有?些人家,比如一些残废、生重病的, 还有?孤儿寡母, 甚至是独一个的寡妇。人手有?限。根本没有?办法参与劳动, 其他人家互助,也?不会去找这些根本没法参与劳动的人家。 村里新来管事的“麻衣服”们经?过商量, 向上边申请,调来许多农民出身的义军, 前来帮助这些人家抢收。 严芙蓉也?是被帮助抢收的一个。 她这样一个娇小?姐,哪里知道什么叫“抢收”。甚至连地都没下过,双手没有?粘过一粒泥。从前在深闺里,不过是读书、刺绣,玩耍罢了。 就?是到了叔父家,她自?觉生活大不如前了,甚至还要?忍受堂姊妹的冷嘲热讽,但是也?从来不用做些粗活。包括下地、打水、自?己做饭。 只是,现在她的堂兄弟、堂姐妹们都自?身难保——除了他们自?己的那些个人的日常用具之外,别的他们的家产都被没收了,并和他们的丫鬟和奴仆一齐,分到了地和浮财。 她的那些堂兄弟姊妹,也?只能自?己拿起锄头,签起牛,一脸无助地去耕作——。从前,地有?雇农和佃农种?,丫鬟和佣人负责他们的起居,他们只需要?管理债务、忙于宗族、神神鬼鬼、或者赌钱玩乐就?够了。 但,现在可没有?祠堂田的地租可供给他们躺着受用了。丫鬟和奴仆,则对义军感恩戴德,一分到地和浮财,立刻从她叔父家离开了,去和家人团聚。 她那些堂兄弟姊妹尚且如此,何况是严芙蓉这样一个寄居的孤女呢? 她那四亩地,如果?没有?人去收割,那么,她就?只得大手大脚地吃用完二十两,等着饿肚子了。 严芙蓉在树荫底下憩息一会,凝视着自?己下地收割稻子几个时辰,就?晒红得脱了皮的手背。 可是,倘若叫她回那个猪圈不如的“新家”去,还不如在这里呆着!至少没有?跳蚤! 义军分完地和浮财之后,又按照他们在别的乡村实行的惯例——给那些住在地主马棚、稻草堆里,无家可归的穷人,分配了屋子。 严芙蓉家的庄园早就?被义军没收了,她叔父的房子,也?因为血债而被没收了,被短发贼用来安置孤儿、流浪者、乞丐、伤兵。 所?以,她和她的堂兄弟姊妹,都成了需要?等待义军分配屋子的“无家可归者” 她想起昨天自?己分完地,又被领到自?己的新居的时候,险些昏厥过去的惊恐——那是怎样一座凄凉又黑暗的土屋! 土屋几乎一无所?有?,只是靠墙有?一个柜子,一条矮炕,一台土坯起的锅灶。 屋里的器具只有?一口大缸,两个破碗,还有?一口铁锅。 那唯一的一扇窗子上糊的纸,更是被熏成了褐色,还破了两三?处。 炕上只有?一团破棉絮,听说这竟然是“被子”。 还有?一股难闻的臭味,似乎是曾经?住处畜生的粪臭——很多农民没有?条件建猪圈,就?把牲畜养在屋子里。 这是人住的地方吗? 严芙蓉就?领到了这样一间土屋,和几个穷棒子(她从她堂姐嘴里学来的对那些肮脏的穷人的蔑称,严芙蓉认为这是一个合适的、难得她堂姐这种?粗人也?懂得的幽默词汇。)做了邻居。 尽管义军看她是一个孤身女子,所?以派了人来帮助她打扫了屋子,把那团爬满了跳蚤的破棉絮换成了一条半旧但是干净的棉被,送来了新的一些用具,如杯子等,并且把屋子外堆满了柴禾。 但当隔壁的母女——这对衣衫褴褛的母女过去没有?屋子住,靠乞讨为生,大冬天躲在长满虫豸的稻草堆里躲着,才没有?冻死,也?分到了严芙蓉隔壁一间条件差不多的土屋。 义军同样给这对母女送去了新被子、新衣裳、新的用具。 老母亲笑得斑白散乱的头发晃起来,掉光了牙齿的嘴巴咧开来,女儿皱纹愁苦的脸上,每一条皱纹都舒展开来,眼里含泪。他们拉着那个“短发贼”的手,一个劲地喊“菩萨”。 严芙蓉却一眼认出,这对母女所?用的器具,有?许多,竟然是从她叔父家抄来的。 可恶!......她这样想。 好不容易挨到天色昏黄了,太阳落山了,她还不肯下田,一个女“短发”从田里上来,脸色很不好看地教训她:“我们也?不能天天帮你做活呀。兄弟姊妹们还要?负责最贫瘠的村东那一块土地的耕作。你也?得学学自?己做活。” 这个女短发,身份特殊——她就?是义军在严家寨里救出的一个遭遇了毒打的丫鬟。这丫鬟全家都因为被地主勒索而饿死在了荒年,后来投奔了义军。 严芙蓉含泪强颜欢笑地点头,温顺地认可了这位过去只能仰视她的丫鬟的教训。、 好不容易难熬的白天渡过了,不情不愿地回到了她那间土屋里,她习惯性?地想呼唤奴婢为自?己更衣,忽然想起,她家已经?“败落了”。 正此时,外面那对母女又在私下里感谢短发贼——夸说自?己有?地,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