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表现来。 当这份表现并不危及他自己的威严之时,哪怕如阿菟所做的那般出格,李治也只会为女儿维护了大唐体面而觉骄傲。 不过,她又何尝不是呢。 “有功者升迁,牺牲者留名……”武媚娘将这话品味了一番,再想想那被带回来的木板上密密麻麻的姓名籍贯和阿菟为自己留出的那一面上龙飞凤舞几个大字,觉得倘若自己身在那士卒之中听到这样的一番话,恐怕也得为阿菟的表现感到自豪。 而阿菟此举,或许也是在告诉她,弘化公主的处境不会是她们母女将会面对的。 恰恰相反,当权力已被递交到她们手中之后,她们能做的事情远比之前要多! 现在正是时候。 阿菟的年纪还小,她这个皇后的势力也不够强盛。 可那又如何呢? 恰当的时机之中,就像刘仁轨也无法阻止李清月想要踏上出征之路的脚步,陛下也无法阻止她一步步掌握立身之本! 她侧过头来,像是要为女儿扯开话题一般问道:“说起来,这次从青州传来的消息里,陛下对府兵制是如何看的?” 崔元综此人到底还是太年轻了,也太急于将自己从公主出走这件事上摆脱关系,所以他根本没敢冒险在青州地界上多留几日,带回来些一手的消息。 他所说的,其实都是青州刺史对他告知的内容。 反倒是阿菟在来信之中,将情况说得更加直白一些。 她既然提到了那个鱼符,也就自然说到了自己是如何用这个鱼符骗开的刘仁轨营中守卫,和赵文振见上面,了解到了底层府兵的情况。 连带着将府兵意图自残以躲避兵役的事情,和州府对于上一轮参战的府兵奖励、抚恤不足情况,都给写在了其中。 而这归根到底,都是因为府兵制的实行已经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 李治也暂时将女儿的情况都给放在了脑后,接上了皇后的话茬,“此事……倒不能怪苏将军。” 武媚娘摇了摇头,轻笑了一声:“陛下这话好像是在糊弄我。” 李治没正面回答,只说此事不能怪苏定方,那可真是个狡猾的说法。 不错,这件事虽然苏定方有一定的责任,但不能怪他。 苏定方结束了百济战事之后就转道洛阳来献俘,而后被委派作了覆灭高丽之战的主将,同行将士的功勋都应当随着他将万余百济人引入河南道,也一并交托到了当地长官的手中。 在他往返匆匆之间,真正会受到他关注的,只有那些直接归属于他指挥的将士。 更多的府兵成了被遗忘的对象,他也未必知道。 但这个问题的本质,不在于苏定方要不要对此负责,而在于,到底应该将此事归咎于谁。 武媚娘旋即说道:“我看是这些地方官员太过小看陛下了。” 李治:“这话怎讲?” “难道不是吗?”武媚娘言之凿凿地说道,“此前府兵的功勋为何常有缺漏,还不是他们觉得,大唐四面战事之中,再难立下不世之功,倒不如由府兵中的显贵之人先将其中的奖励给侵吞下去。” “再说那百济之战,牺牲将士名录和嘉奖表彰之事为何没尽数落成,还不是因为,苏将军凯旋献俘之时,您还在病中。” 皇后的话没有彻底说完,可这一点都不妨碍李治从中继续推衍话外之音。 就像突厥降将阿史那贺鲁因为李治年少而反叛大唐,让这西域之战前后持续了七年之久,自他接管皇位以来的边境战事,纵然有那么几场可圈可点的大胜,但这些胜果和贞观年间、甚至是开国之战都已不能比。 狼多肉少,就是如今的现状! 那么确实不奇怪,相信他能稳固疆土,甚至进一步开拓进取的人,只占据了其中的一小部分。 而去年年末就应该上呈中央的百济战况总结,只怕正是因为他病倒了,才被延迟上交了。 苏定方在战报中都写道,需要令将士们屠城掠夺以定军心,只怕在军队之中的消耗和阵亡情况已经相当可怕。 这样的名录在陛下病中上交,在这些人看来,是过于没有眼色的表现。 可对李治来说,这却无疑是在小看于他! 难道只是头风发作,他就不能过问政务了吗?还是这些人觉得,当他身在病中,会对一些官员进行迁怒? 武媚娘朝着李治看去,果然见到他脸上已有几分隐忍不发的怒火。 她也不难猜到李治此刻所想。 这些欺上瞒下之人,其实就像是之前的李义府,当他们还没触犯到李治底线,或者没有冒犯到他面前的时候,还不会马上被整顿。 可当他们的所作所为已经触犯到李治利益,影响到大唐兵员形式的时候,他们之前的那些行为,就要被好好清算一番了。 即便这些贪墨军功的行为,可能早在贞观末年就已经呈现出了端倪,要不然也不会有今日的府兵变贫户;即便这些州府长官的在任时间可能都不太长,只是延续了上一代的一些举措—— 那也并不妨碍,他们确实做出了挖掘大唐兵制根基的举动! 李治才彻底铲除他舅舅那个障碍多久啊,他怎么会愿意看到,旁人评价永徽年间,乃是有着贞观遗风,而龙朔的开端,却是失去府兵民心呢? 李治按了按额角,在桌边坐了下来,问道:“媚娘,你觉得该当如何办?” 这不是一个寻常的问题。 虽说可以将其解释为“皇后提出的猜测,也该当有自己的想法”,可无论李治是想要对河南道官员进行整顿,还是要对府兵进行复查,又或者是要对现有的征兵制度进行改良,那都是毫无疑问的军国大事。 也本不该以这样的方式征询于皇后。 但在这个问题发出的那一刻,武媚娘并未感到困扰,反而忽然心头一定。 李治的第一反应不是“我要想想”,而是“皇后觉得如何”,足以见得,自显庆五年的十一月到如今的半年多时间里,皇后的地位和话语权得到了多大的提升。 她需要做的也不是为此而惶恐,是好好地抓住这条继续上攀的绳索! 她心中在这一瞬闪过的种种思虑不足为外人所道,李治反正只能听到她以相当坚决的语气说道:“以我看来,既已有人打草惊蛇,也不妨雷厉风行。” 李治眸光微动。 将刘仁轨和阿菟发现府兵不妥说成是打草惊蛇,无疑是媚娘对那两人的保护。 可李治并不在乎这一点。 谁让那随后的雷厉风行四字,正戳在了他的心坎之上。 而媚娘这话也并非在毫无顾忌的情况下说出,随即而来的还有提供给他的动手理由: “如今高丽战事行将拉开序幕,陛下所做的不是要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