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指头伸出来,还有长短之分呢。 杨修冷哼一声,气得瞪眼睛:“我如何不明白这个道理?但就算将来考不上,也不能不读书吧?读书明理,修身养性!我是怕他学坏了!” “我瞧着还好。”周氏笑笑:“如今三郎已经比从前懂事许多了。他那个新朋友,也比在东京时候交的朋友好。至少每日琢磨的事情,不再是吃喝玩乐。” 杨修也知道自家小儿子和一农户之女交好的事情,说道这里,倒是面色稍微好看些:“这倒是。到了这边,他多接触接触百姓,也才知道什么叫民间疾苦。再说,那小娘子救了他,又不挟恩图报,性情也不错,让他多接触接触,也学一学。” 周氏微笑着走到杨修背后,替丈夫揉头:“是啊,回头有机会,我也瞧瞧那小娘子。三郎成日念叨着,我这耳朵,都要起茧子了。” “不过,你也别和三郎生气。你上次牙疼,他给你挖了多少草药?有一回手指头都破了,他还说不疼呢。”想到儿子现在的懂事,周氏是真的心满意足:“三郎真的也挺好的。” 杨修噎了一噎:“我当然知道他孝顺。” 他轻轻叹了一口气,捉住妻子的手,将她拉到了跟前来,不舍得她受累:“可哪个做父母的,不想儿女有本事?” 顿了顿,他又有点怒了:“而且这小子年纪不大,主意倒很大!竟然提起了养猪!” “你啊。不懂他的心思。”周氏笑看丈夫,“他听你念叨民生不易,暗地里跟我说了好几次,说你头发都愁白了,这么下去,迟早要秃了头。他想养猪,是想替你解忧呢。” 杨修虽然人到中年,但颜值还是在的,不说面冠如玉风流倜傥,但也是身姿挺拔,颇有气质,此时听见自己儿子说自己将来要秃了头,他下意识的抹了一把头顶,有点紧张:“我也觉得最近掉发不少——” 他不再焦虑儿子成器不成器,他开始焦虑自己是不是真的头发掉太多了。 周氏笑着摇头,又去替他按肩膀。 而那头,杨元璋去了杨元鼎屋里。 杨元鼎的书桌上,已经是一团乱。 地上更是不少纸团了丢了。 杨元璋一进去,就看见杨元鼎咬着笔,皱眉不知在琢磨什么。 他有些无奈呵斥:“坐没坐相!说了不许咬笔,怎么就是改不了!” 这些日子,杨元鼎已经将三管毛笔啃短了一截,简直不像样子。 他凑过去一看,就看见杨元鼎画的设计平面图了。 那一个个的方框,让杨元璋有点迷糊,他想到了房契上的房屋简图,但看来看去,又有点不太像。 于是,杨元璋就问了:“这是何图?” 杨元鼎大大方方将图给自家大哥看:“这是我画的猪圈和茅厕图。” 杨元璋看着那图,难得沉默了。 本来,他还有点欣慰。毕竟自家小弟这么用功。 但现在,他心里只有……震惊和噎得慌。 那种感觉,像是脑子被大风刮过,完全是一片凌乱。 他平复良久,才抚着胸口问了句:“为何想起画这个?” 虽然杨元璋问得艰难,但这并不影响杨元鼎的倾诉热情。 于是,杨元鼎拉着自家大哥,将白日里张司九与他说的那一番话仔仔细细说了,又将自己想法说了:“我想,既然是圈在了院内,那么喂的时候,肯定也要方便最好。于是这面墙我打算做成矮墙,只有半人高这样,只要能挡住猪跑出来就行。” “然后在这个墙角,设计一个石槽,这样猪就可以固定在这里吃东西。这个角也和排泄物通口最远。就很合适。然后这边最高,这样猪可以在这边睡,不用担心屎尿影响。”杨元鼎侃侃而谈,感觉自己已经看到了猪猪入住宿舍的欢喜。 “还有这个门,平时可以关上,必要时候可以打开,这样将猪放入和赶出来,都很方便。” “还有还有,这个茅厕,在两个猪圈中间,也是最合适的。这样三个排泄通口靠得最近,不用挖得很大!而且茅厕设计成长条形,两边墙上设计通风口,这样一来就不会太黑。最重要的是,设计个高台,这样可以防止有人在门口趴在地上偷窥。晚上如果黑灯瞎火,脚下踢到高台,就知到了蹲坑位,不至于一脚踩空卡在排泄口里。” 杨元鼎喜滋滋的讲解完,然后问自己大哥:“怎么样?我这样设计,是不是很好很实用?这样的厕所,咱们家也可以修一个。两边可以养马和骡子!这样粪水还可以定期掏了,送去乡下给司九当肥料呢!” 杨元璋看着自家弟弟眉飞色舞的样子,一时之间竟说不出半个字来。 他脑子里只有一个想法:自己的弟弟,怎么就突然变成了这样呢?这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第45章 一点一点 杨元鼎拿着图纸再来的时候,还带来了确切的渡口动工消息。 不过,徐氏看着那图纸,听着杨元鼎说的话,却尴尬的沉默住了。 张司九知道徐氏在沉默什么,当即就想开口说自己摆摊子卖饮料的事情。 只是不等她开口,杨元鼎就问了:“盖猪圈,很贵吗?” 徐氏迟疑一下,还是选择实话实说:“贵倒是不贵。照着你说的,不用那么高,一面墙高,三面墙都矮的话,不用挖多少泥巴。马上要秋收了,谷草也是现成的。可问题是,得请人。” 如果家里有两个男人,还可以咬咬牙自己干了,可…… 张小山只有一个人,渡口修完了就是秋收,秋收完了还要盖房子的话,她心疼。 而且,徐氏也真心觉得没有必要:“只是养猪,没必要盖这么好的房子吧?” 张司九轻声问徐氏:“如果请别人帮忙,大概要用多少钱?” 徐氏琢磨了一下:“估计至少得二两银。挖泥巴,盖房子是苦力活,还得包一顿吃的,不敢亏了人家。还得买点木头。” 这样算下来,二两银,实在是不算贵。 主要也是猪圈简单,用料还少,最贵的料子,估计就是木头。 但问题是,现在张家拿不出二两银。 就算拿得出来,也不会舍得拿去给猪盖房子——人都还没顾上呢! 张司九不知道自己卖饮料能不能赚出二两银。 但二两银,杨元鼎有啊。 他毫不犹豫道:“这个钱,我先出。养猪是大事。只要这一次养成了,以后还可以接着养,很快就能回本的。” 这倒不是假话,一斤猪肉十几文到二十文不等,均价大概在十六七左右,一头猪真养好了,到了二百斤,光是一头猪就能卖个三千钱。就算毛猪便宜些,只卖二千五左右,那还富裕了五百文呢。 但徐氏不相信养猪能挣多少钱。